1月3日,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,重點介紹河南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、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有關工作,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這一年來,河南堅持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,圍繞全生命周期加強基礎性、普惠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設,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在就業方面,我省將全力穩住就業基本盤。堅持把促就業作為優先目標,持續深化“人人持證、技能河南”建設,繼續實施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目標引領計劃,推動“豫見·省外”勞務輸出活動擴面升級,對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實行財政全額貼息,促進更多勞動力通過微商電商、網絡直播、網約車、外賣跑腿等靈活渠道就業,力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。
2022年,受經濟發展下行壓力和疫情多點散發等影響,對就業工作帶來了一定沖擊。目前,河南的就業形勢總體情況如何?新的一年,將如何繼續做好穩就業工作?
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、廳長張國偉說一年來,在省委、省政府堅強領導下,各級各部門堅持把做好就業工作作為重要政治責任,主動擔當、密切配合,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,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萬人以上,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突破150億元,全省就業形勢總體保持平穩。
新的一年,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和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,認真落實《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政策措施》各項要求,全力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。
圍繞一個主題
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,實施就業優先戰略,強化就業優先政策,樹牢“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”理念,確保全年就業局勢總體穩定。
緊盯兩項指標
以落實就業政策為重點,最大程度釋放政策效能,穩定擴大就業崗位,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;
以打造高質量充分就業社區為抓手,壓實屬地責任,提升就業服務,確保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.5%左右。
突出三個重點
一是穩步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。
2023年我省高校畢業生將達到87萬人,創歷史新高。
加大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其他城鎮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力度,按規定給予技能培訓補貼。
完善落實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登記制度,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活動。
二是全力抓好農民工就業。
完善農民工就業服務體系,推動勞務輸出擴面升級,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0萬人以上。
實施人力資源品牌示范培育創建行動,推進“一縣一品牌”建設,著力打造“豫農技工”“河南建工”“物流豫工”等十個省級人力資源品牌,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,實現就業增收。
三是兜底保障困難人員就業。
開展就業援助月、“暖心活動”等專項招聘,建立實名制動態管理和精細化服務模式,發揮城鄉公益性崗位兜底保障能力,確保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萬人以上,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。
強化四項舉措
一是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。
持續打造“10+N”專項活動品牌,每縣每月至少開展2次招聘活動,大力推進直播帶崗,月月有活動、時時有服務,促進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,保障重點企業用工需求。
二是加強“人人持證、技能河南”建設。
高質量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,力爭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00萬人次, 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養培訓體系,提高技能培訓質量。
三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。
實施創業培訓“馬蘭花計劃”,打造層次遞進、特色突出、布局合理的創業孵化體系。對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實行財政全額貼息,將符合條件的新市民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范圍,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0億元。
全力推進豫商豫才回歸,營造創業培訓、創業擔保貸款、創業孵化、創業服務“四位一體”創業生態,力爭實現新增返鄉創業15萬人以上。
四是全面釋放人才活力。
持續辦好中國·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,開展博士后招引培育“雙提”行動,選拔推薦拔尖創新人才和專家,集聚培育一批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團隊和項目。
以人才驅動創新,以創新助力經濟發展,促進更高質量就業,實現人才資源、經濟發展、促進就業的良性互動。